时间:2023-03-30 01:06:19 | 浏览:1914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丨作者:村姑陈
《1》
明代《群芳谱》里,有教人自制茉莉花茶。
“每晚采花,取井水半杯,用物架花其上,离水一二分,厚纸密封,次日花既可簪,以水点茶,清香扑鼻,甚妙。”
这种窨入鲜花香气的法子,与今日近日有所不同。
现代窨花是将茶叶稍微加热后,放入新鲜的茉莉花。
微热环境下,茶叶们仿佛进入了汗蒸房,叶片细胞缓缓打开。
此时此刻,趁热加入鲜花。
受到热的影响,茉莉鲜花的浓郁花香,正在加速释放,一来二去能被深深地窨入茶叶里。
花香雅致,闻之脱俗。
窨花结束后,稍加干燥处理,装箱密封起来。
等到冲泡时取出适量干茶,注入热水。
茶遇水而发,那些封锁在干茶内部的芳香分子,盈然而上。
茉莉花香的天然清香,加上茶叶本身的香气,两两相应,合为一体,美妙极了。
不过在网上,听到这样的顺口溜——花茶看工艺,窨数不能少。
说完这番话后,对方还顺势亮出一款新品,据说是窨花足足13次的茉莉花茶。
偶买噶,这窨制次数,着实惊人。
或许在不明真相的茶客眼里,这样的13窨花茶,代表着慢工出细活,工艺精巧。
但在茶圈内,这些打着窨制次数越多越好的花茶,藏着不少诡计!
茶友们在平日选茶时,千万别轻易相信这3种虚无缥缈的制茶套路。
《2》
一、茉莉花茶窨制次数越多越好?
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。
在不知情的人眼里,花茶理所当然是窨制越多次越好。
窨花7次,比窨花3次来得好。
论市场价值,也的确如此。
窨花次数越多,制茶成本越高,最终售价自然水涨船高。
虽说从理论上,窨花次数多,茶叶内部能吸附的花香越馥郁,品质越好。
但花茶的窨制有一定限度,实际制茶过程中,窨花超过10次的情况已然足够夸张。
更不提,所谓的13窨茉莉花茶了。
从这远远脱离制茶实际的窨花次数,能看出不少猫腻。
讲一句拗口的车轱辘话,茉莉花茶的品质高低,与窨制次数相关,但又不能单纯只看窨数。
影响一款茶品质的因素,往往牵一发动全身,不可能这么简单。
比如,茶与鲜花的配比(简称“茶花比”)。
同样数量的茶叶,放多少斤茉莉鲜花去窨, 是个制茶重点。
若是只放少量的鲜花去窨,达到的效果有限。茶叶根本不能吸收充足的花香!
比如,茶坯原料的品质好坏。
茉莉花茶属于建立在茶叶成品、半成品的再加工茶。
可选的茶坯种类,从绿茶、黄茶、红茶、白茶不等。
不论是哪一种茶,原料产区环境、制茶初加工是否到位,对后期成品有着重要影响。
像盖房子,地基如果没打牢固,空谈装修毫无意义。
茉莉花茶的熏制也是如此。
要是原料没选对,不论用再好、再多的鲜花去窨制也没辙!
比如,茉莉鲜花的质量。
入伏后,茉莉鲜花内部的芳香精油含量更高,品质更佳。
在圈内,选伏花窨制,花茶的品质会更好。
另外在窨花时,对鲜花开放程度有着严格要求。
一旦开放过度,不新鲜,或是将已经窨过一次的鲜花拿去二次利用……
这些质量不过关的鲜花,最终达到的窨花效果,难以理想!
再比如,每次窨花的时长。
要是速战速决式窨花,每次窨花时长不足一小时。
最终累计出来的13窨头衔,不过是空有其名,没有任何实际意义!
说白了,选茉莉花茶时,不能单纯只看窨花次数。
茶味是否爽口,花香是否馥郁,留香持久持久等,才是检验茶叶品质实力的关键!
《3》
二、传统古法白茶,一晒到底?
听到有主播在介绍,自家白茶的最大优势是坚持古法,只采用纯日晒制成。
即,一晒到底,没有加入过多工艺去干扰。
所谓的“一晒到底”说白了,就是变相在说“只晒不烘”。
讲真,这种偷工减料的做法,又算哪门子的传统?
白茶加工,看似简单,实则有不少技术难度要求。
只晒茶,不烘干,不可能做出合格好茶。
因为,主播口头提到的晒茶,按照专业制茶说法是日光萎凋。
日光萎凋时,对光照强弱、风力大小、温度变化、茶青摊晾厚薄等,都有细致讲究。
稍不留神,正午日头正是毒辣之际,容易将茶叶内部的养分晒伤,品质严重下降。
像晒花生、晒笋干、晒棉被那样,盲目暴晒,实在是制茶的一大误区。
另外,在温和的日光萎凋下,白茶芽叶内部的水分难以干透。
在萎凋结束后(萎凋叶含水量达到百分之二十几左右),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,将茶叶收回,准备下一道工序——干燥。
要是随便晾晒到茶叶摸起来差不多干爽后,就装入袋子里收起来。
对外号称传统日晒工艺白茶,卖出高价。
但这种工艺粗糙,没有经过含水量检测,也没有专业制茶经验做出来的自制茶,品质难以得到保障。
到头来,何以展现优质白茶的鲜香醇爽?
到头来,因含水量不达标,压根无法久存,何谈越存越香?
一言概之, 这样的茶无疑是太坑人!
《4》
三、发酵76小时的传统工艺红茶?
之前的文章里,遇到有人留言。
“红茶古法制作工艺一般要76小时,也就达到45%左右的发酵度,储存2-3年可达到75%的发酵,口感为最佳。”
咦,古法红茶要发酵制作76小时?
如此一板一眼的固定时长,又是怎么算出来的?
从经验看,这一看就很不合理。
无独有偶,前段时间还看到这样的质疑。
“你的金骏眉汤色太浅,颜色不够红,一看就是发酵时间太短。”
两者合并起来,槽点多多。
茶圈内,红茶以喝新茶为主,1-2年以内的红茶,口感风味更佳。
至于金骏眉的茶汤,在相应的行业标准规范里,也能找到白纸黑字的明文规定——汤色金黄透亮。
对金骏眉来说,茶汤金黄才是标准汤色。
一杯汤色发红,茶汤颜色深沉的“金骏眉”,反而看着像假货。
再说了,红茶的发酵时间,也是不固定的。
具体得看茶叶品种、原料老嫩、揉捻程度、发酵环节的温、湿度变化等情况来决定。
像做馒头之前,需要发面团。
冬天夏天气温不同,发面团所用的时间也有长有短。
红茶的制茶发酵,说来复杂。
又怎能想当然地固定在特定的发酵时长区间?
《5》
对普通茶客而言,很多制茶概念不能盲目迷信。
比如,白茶的萎凋,远不是随便晒晒那么轻松。
比如,红茶的发酵,小赤甘大赤甘的不同,揉捻程度不同,发酵时长必然要适时调整。
比如,茉莉花茶的窨制,背后藏着不少制茶难点,买好茶可不是单纯看窨数那么简单。
再比如,同理可证,岩茶的焙火也不是次数越多越好,正常焙两次、三次就能到位的茶,用不着焙到七次八次,甚至焙足10次那么夸张。
一言概之,茶叶的加工是一项技术活。
要看茶制茶,要看天气制茶,要看经验来制茶。
对普通茶客来说,比起轻易相信所谓的制茶卖点。
倒不如在买茶时,将重点集中在茶叶的外观、香气、滋味的辨别上。
从实际出发,更能切实挑对好茶!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茉莉花茶,是用干燥的茶叶与含苞待放的茉莉鲜花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。通过繁琐的窨制工序,让茶叶缓慢吸收花香,从而达到“茶引花香,花增茶味”的目的。茉莉花茶既是浓郁芬芳的饮品,也有一定的解郁理气的作用,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中说:“其气上能透顶,下至小
提到花茶,许多人最先想到的便是日常茶桌上最常见的“茉莉花茶”和“菊花茶”。有趣的是,二者虽然都叫做“花茶”,但它们之间却有着本质的不同:传统的茉莉花茶中没有花,只有茶;而菊花茶中却没有茶,只有花。一个没花,一个没茶,“花茶家族”怎么个状况?
你买的花茶是窨花茶、香精茶还是拌花茶?当茶友发来这个问题的时候,八叔正在阳台上晒太阳。最近白天温度很高,但晚上温度很低,几乎都要到零度。难怪早晨起来总是风刀霜剑一般地冻手冻脚。一直要到11点,近中午,地面上才会暖和起来。想起林妹妹说,风刀霜
:宁德时代印象:源于自然,归于本真导语:茉莉花茶是用绿茶作茶坯,加上茉莉鲜花制成,香气馥郁、口感鲜爽,被誉为人间第一香。具有安神、解抑郁、健脾理气、抗衰老防辐射、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,是一种健康饮品。由于茉莉花茶因产地不同,其制作工艺与品质
花茶不仅有浓郁的花香,还有茶叶深邃的韵味,是非常受大众欢迎的一种饮品。据了解,在秋季喝花茶,能帮助缓解秋乏和焦躁,降火养颜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4款适合秋天喝的花茶,无论有钱没钱,都可以试一试。第一款:桃香四溢的——桃花茶“人面不知何处去,
中国的茶文化可追溯至神农时代,而茶圣陆羽撰写的《茶经》中也有记载:“茶之为饮,发乎神农氏,闻于鲁周公”。由此可见,从茶的产生到现在少说也有4700余年了。喜爱饮茶的中国人,在茶品选择上种类繁多,可主要分为两大流派。其中一派是叶茶,大多以茶的
花茶,我们喝过了都知道,有一股淡淡的花香味儿,或是带茉莉花香、或是带玫瑰花香、或是带桂花香等等,千香百味。那么花茶是六大茶类吗?花茶为什么有一股特别的花香,到底什么是花香,心中有十万个为什么,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花茶的神秘面纱。一、花茶的历
来源: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花茶香气浓郁,据了解,春季喝花茶,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,促进阳气生发,还有缓解春困、美颜润燥的的作用。春季适宜喝哪些花茶呢?下面,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为您总结整理。茉莉花茶——春季饮茶首选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丨作者:村姑陈《1》有茶友留言,“扫把茶”是什么茶?说完还发来图片。图中的茶,果然“茶如其名”,像极了扫把。枝叶横阔,茶梗极长,叶片宽大。目测过去,茶梗的长度起码得超过7、8厘米。商家在包装时将茶
茶圈曾经盛传一个所谓的“鄙视链”:喝岩茶的看不上所有茶类,喝普洱的看不上喝乌龙的,喝乌龙的看不上喝绿茶的,喝绿茶的看不上喝茉莉花茶的。其实,茉莉花茶的地位从来不低。早在公元960年(南宋),人们就已经尝试在绿茶中加入龙脑香,以改善其香气了。
花茶又名香片,即将植物的花或叶或其果实泡制而成的茶,是中国特有的一类再加工茶。其是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,将有香味的鲜花等和新茶一起闷,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,制成的花茶香味浓郁,茶汤色深。花茶又可细分为花草茶和花果茶,饮用叶或花的称
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通讯员 薄云娜 谯玲玲春天万物生发,正是养阳护肝的好时候,不少市民爱在此时喝点花茶养生。然而,一些养生族盲目跟风喝花茶,反而导致没胃口、腹泻、上火等不适。采访中,江城中医专家提醒市民,花茶也不能乱喝,否则不仅不能养生,反
在我国,若真要问哪种饮料最受欢迎,我个人认为非“茶”莫属。因为如今的茶,其功能不单纯是为了“消暑解渴”那么简单,而是几乎成了每个家庭的居家必备品。常言说:“开门七件事,油盐柴米酱醋茶”,由此可见,茶在人们的心目中,虽然不是什么金贵矫情之物,
茉莉花茶是一种茶叶吸附茉莉花香而制成的花茶,长期以来都是我国花茶的主导产品,约占全国花茶总量的90%。那么问题来了,茉莉花茶是如何在我国众多花茶中脱颖而出,占据主导地位的?历史原因在茉莉花茶出现之前,茉莉花已经十分受欢迎。据汉朝《史书》记载
三花牌茉莉花茶源自四川成都茶厂,其成立于1951年,当时的成都茶厂生产各种茶,但四川人尤其喜欢的就是花茶,在老一辈人中对花茶还有另外一个雅称叫“香片”。当时成都茶厂大量生产花茶,是按照等级来售卖的,不同级别的茶叶包装袋会分别打上特花、一花、